书接上回。继续做梦。
今天请到的嘉宾,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先生。
我问,西晋作为第三个大统一王朝,为什么历史存在感很低?
他说,两个原因。第一、短命王朝,只存活了50年。第二、缺少明君,没有可以大写特写的丰功伟绩。司马懿是司马家族的顶峰,从他以后就是标准的一代不如一代,司马懿是a+,司马师与司马昭是a,司马炎是b+,后来三任皇帝呢?则是c到d,直接不及格。
我说,50年也不短了,秦朝才15年。
他说,西晋的50年没过几天好日子。司马炎266年称帝,到280年才灭吴实现统一,刚过了10年稳定日子,291年开始了八王之乱,西晋王朝随即摇摇欲坠,最终316年被匈奴所灭。
我问,那西晋就没创什么纪录吗?
他说,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我问,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他说,我拿你来举例吧。你爷爷是镇长,乡镇自治,你们乡镇有十几个村庄,你爷爷为了防止一些村落造反,就把儿子们孙子们派到各村当村长,允许每个村成立自己的民兵连。从维稳角度看,这个设计是非常完美的,整个乡镇都牢牢控制在你们家族手里。你爷爷死后把镇长之位传给了你父亲,你父亲后来又传给了你。你呢,妻妾成群,正房叫贾南风,她光生闺女不生儿,她就把自己妹妹家的儿子抱来,说是自己生的,同时想废除现任太子。你又是个软骨头,很听她的话,眼睁睁看着她杀太子、除重臣、乱后宫,你也是敢怒不敢言。结果呢?你的叔叔大爷不干了,堂兄堂弟也不干了,纷纷带着民兵到镇上来了,要抓贾南风,理由是她杀了太子,乱了家族传统。你天生懦弱,又眼睁睁看着他们杀了你的女人。当他们发现你的确软弱无能时,又有人想让你让位,于是兄弟爷们之间又掐了起来,一派挺你的,一派反你的,你一会是镇长,一会不是了,一会又是了,一会又不是了,每折腾一波,就有几个村长脑袋落地,死的不是你叔叔大爷就是你堂兄堂弟。贾南风就是司马衷的皇后,司马衷是司马炎的儿子,是西晋第二任皇帝,八王之乱就是由贾南风废太子引发的家族内乱。
我问,史官们能放过这个娘们吗?
他说,骂女人最恶毒的词,基本都用上了:最丑、最荒淫、最无耻。
我说,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
他说,其实这是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众王拥兵自治,皇权不够集中,封建社会越集权越稳定,至少要掌握绝对的兵权。第二、司马炎之后缺少强势基因,对于初建王朝而言,前五代接班人非常重要,如果代代都是人中龙凤,那么政权是不断加固的,如刘邦之后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都是加固模式,当稳到一定程度时,那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衰退也要几代人。若是前几代基因不稳定呢?例如曹操的后两代都英年早逝,基业还不稳,最终被司马懿抢走了大权,但司马懿的后代还不如曹家,不仅丢了政权,还差点被灭了族,不是司马家族差点被灭,而是整个汉族差点被灭,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
我问,胡人是趁内乱闯进来的?
他说,你八叔支持你继续当镇长,你五哥觉得应该让给他,于是你八叔跟你五哥干起来了,你五哥生怕吃亏,从东边乡镇喊来了青龙帮。你八叔一看,啥?你打电话摇人是吧?接着从北边乡镇喊来了斧头帮。五胡进中原跟董卓进京是一个性质,都是喊来助阵的外部势力,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最终被鸠占鹊巢了。粗略理解就是原三国时期曹魏的势力范围被胡人给占领了。司马家族是把汉族苦心经营两千多年的大本营给弄丢了。
我问,那汉人去哪了?
他说,衣冠南渡,跑到长江以南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跑,衣冠就是有一定身份的,例如缙绅﹑士大夫。至于普通老百姓?贫贱不能移,只能从此接受外族奴役。
我说,有的学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文明的融合。
他说,融合?是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屠杀。胡人没军粮怎么办?吃汉人,还有个专业术语,叫两脚羊,是指被当作食物吃的汉人。
我说,经你这么一说,我想起前面你说我大概率是胡人之后,我想了想,还真有可能,不仅仅我有可能是,大部分北方人都可能是,看来我也不是纯粹的汉人了。
他说,这个事,不能深入探讨。今天的汉人不是血统概念,而是文化概念,简单一点理解,就是五胡乱华时期,留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大概率会跟胡人通婚,而南下的汉人呢,也要跟南方的土著通婚。
我问,从五胡乱华开始,中华文明漂泊了多少年?
他说,接近三百年。
我说,这么久。
他说,是的。
我问,这么说可以理解为司马懿是历史罪人?
他说,一直都有类似的观点,因为八王之乱的主角就是司马懿的儿孙们。
我问,早在秦汉时期,司马家族就是大家族吧?
他说,没错,最早应该是他们的先祖被项羽封殷王,一直到五胡乱华,他们都是世家贵族,这么算的话,家族历史大约五百年。
我问,为什么很少有影视剧拍西晋内乱这段历史?
他说,耻辱史,没法拍。
我说,可以拍拍矮胖丑的贾南风啊,以她为主角。
他说,拍历史剧有个前提,就是这段历史必须要有大ip效应。西晋史上最大的ip就是司马炎,知名度也不高,更别说司马炎的儿孙们了,没有收视率,而且全是兄弟爷们之间内乱,观众也没法站队。贾南风看似风风火火,其实她的戏份很少,她脑袋落地后八王之乱才开始。要说选个女主角,应该选羊皇后,就是贾南风的接班人,她一会是皇后,一会又不是了,一会又是了,她当皇后——被废——又当皇后——又被废这样的转变里连续轮回了5次,关键是这中间皇帝还换过,类似《让子弹飞》里刘嘉玲扮演的县长夫人,流水的县长,铁打的夫人。
我问,羊皇后后来如何?
他说,她还有第六次当皇后的机会,就是匈奴攻占了长安,她又当了匈奴人的皇后,厉害不?她还称赞匈奴王比自己前两任老公更体贴更勇猛。从她个人角度而言,她见风使舵是对的,至少可以活命,但是从民族大义而言呢,相当于背弃了民族尊严,打脸了整个汉族颜面。这个剧本真值得写,既能刻画五胡乱华时胡人的凶残、汉人的凄惨,又能以她在晋室几起几落的视角刻画晋室上层的虚伪懦弱窝里横内斗。羊皇后既恨晋室恨到巴不得胡人杀光他们才好,又怜悯百姓以及自己身为汉人的尊严受辱,内心压抑到病态。
我说,有机会我真想去写写这个剧本。
他说,大概率通不过审核,五胡乱华这一段未必属于禁忌史,至少是敏感史。
我问,西晋政权不稳,是不是也与国力不强大有关系?他说,肯定有关系。三国战乱几十年,西晋又建立在横扫蜀国与吴国的基础之上,兵荒马乱那么多年,国库亏空,紧接着又忙于内战,无暇攘外,导致周围势力一直在壮大。咱在打仗,人家在蓄精养锐,一句话,内忧外患。
我问,怎么区分西晋与东晋?
他说,西晋建都洛阳,东晋建都南京,洛阳在西边,南京在东边。西晋是大统一王朝,核心是黄河流域。五胡乱华后,黄河流域被胡人占领了,西晋灭亡,皇室成员纷纷跑到了南京,司马睿在此称帝,东晋诞生,差不多就是三国时期孙吴的版块。为什么要躲到这里呢?因为长江就是水长城,彼此都不好进攻,但是都好防守,很容易形成稳定的对峙。
我问,既然西晋建都洛阳,为什么在陕西建都的朝代里有西晋?
他说,因为西晋被杀了两刀才死。匈奴313年攻破洛阳杀了晋怀帝,秦王司马邺跑到长安称帝,一直到316年,又被匈奴捅了一刀,才灭亡。继续拿你举例,兄弟爷们一会让你当镇长,一会又不让你当,折腾来折腾去,结果被请来助阵的帮派逐步占领了你们乡镇,你的兄弟爷们反而被赶跑了。你有个侄子在自己村插上了大旗,自封镇长,干了没几天又被外部帮派给灭了,这就是秦王司马邺跑到长安称帝始末。你有个堂弟,跑到河对面自封镇长了,占领你们乡镇的帮派没船过不了河,干急眼!这段就相当于司马睿跑到南京建立东晋。
我问,东晋为什么选南京不选武汉?
他说,南京是孙吴的根据地,当时是南方最大的城市!我们常说南京是六朝古都,所谓的六朝其实都是半个中国时期,是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后面四个,就是南北朝的南朝。
我说,冷知识。
他说,我给你讲个更冷的冷知识,黄鹤楼是孙权建的。
我问,真的吗?
他说,是的!
我问,汉人被胡人撵到了长江以南,划江而治,军事处于下风,为什么从东晋到南朝还一而再的北伐?感觉是以卵击石。
他说,因为在每个汉人心目中,黄河流域原本就是自己的领土,“拿回来”就是每一代人的心底呐喊,这种植入内心的执念才是最有力量的。但是真正能改变局面的,一定是大boss,开国君主级的,如刘邦朱元璋赵匡胤,甚至刘秀都差点事,也或是天才级权臣,例如曹操司马懿。至于说岳飞、祖逖,都是信念满满难改国事类型,最终只能当精神偶像去传颂。
我问,为什么叫北伐,不叫北征?
他说,使用“征”字的军事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军事礼仪,“伐”则有蔑视的意思,就是取回原本属于我的东西。为什么蜀汉也叫北伐?因为刘备认为自己身上流淌的是汉族王朝的血脉,自己才是正统,要拿回属于刘家的江山。
我问,祖逖为什么会被称为民族英雄?
他说,成为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多有三点要素:第一、抗击外族。第二、悲剧结局。第三、政府不作为。祖逖是一心想把胡人从中原大地赶出去,但是呢?他没有得到东晋王朝的支持,属于个人行为,政府都不支持你,你还能撑几天?肯定是炮灰角色。
我问,东晋政府为什么不支持呢?
他说,打仗是劳民伤财的,东晋刚建立没多久,仿佛刚从icu病房出来,咋能接着去大保健呢?能把长江守住,不让胡人继续南下,已经算成功了,咋能主动出击呢?祖逖代表的是激进派,信念是哪怕以卵击石,我们也要跟胡人拼了。有人赞美藏獒,说所有狗见了狮子都害怕,只有藏獒敢吠叫。但是这不也说明藏獒智商低下吗?面对具有绝对碾压力的对手,你叫板能有什么好结果?若是咱当东晋的皇帝,咱也不会支持祖逖,支持他的结果一定是惹来灭国之灾,建朝初期还是要蓄精养锐。要等,等国力强盛时再北伐,不晚。
我问,您如何评价祖逖?
他说,他能在历史上占有位置,原因有二,第一、悲剧的民族英雄。第二、与两个励志成语绑定了,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历史书对人物的描写多是扁平化的,非黑即白,他属于少有的立体风,一方面他是民族英雄,是励志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关于他的传记里,也记录了不少他的负面事例,例如也抢也拿,年轻时也盼着社会乱一点,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乱世就如同丛林,谁狠谁才能立足,你非要求乱世英雄如谦谦君子一般,那对不起,他活不过一集。
我问,祖逖有经典战役吗?
他说,决定成败的核心在大boss,不在于祖逖这个部门经理,所以他再努力也不可能把胡人赶回家。得不到大boss的支持,也不可能打出漂亮的战役,所以关于祖逖,定位就是个爱国青年,仅此而已。而且他把战线推进到了黄河流域,并且成功守住了,大boss觉得不能让你发展太大了,有八王之乱的前车之鉴,可不能让一个人掌握太大的兵权,所以也开始提防祖逖。
我问,闻鸡起舞是两个主人公,另外一个叫刘琨,为什么后人只记住了祖逖呢?
他说,第一、这个故事的传播本就源于《晋书·祖逖传》。第二、俩人政见不统一,祖逖属于保皇派,刘琨属于造反派,刘琨又先后效力于妖后贾南风、尸位素餐的司马伦、东海王司马越等声名狼藉之人,属于后人不宣传行列。
我问,后来,刘琨不也成了民族英雄吗?
他说,有些时候,人的思想改变是由外力来完成的。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但是日本侵略者来了,你看,所有人都瞬间团结起来了,一致对外,不管内心是不是真的团结,至少行动是。祖逖与刘琨其实就是俩纨绔子弟,八王之乱时他们也没少摸鱼,也想趁着大乱成就一番政治事业,是标准的投机分子,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呢?就是老巢被胡人占领了,他们突然醒悟了,祖逖守中原,刘琨独守并州,成为晋室在边塞的孤臣。
我说,我今天看了看地图,突然觉得祖逖也挺可怜的,抗击外来侵入,竟然是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打,主战场在汉族祖祖辈辈生活的中原一带,这也太尴尬了。
他说,可以说晋朝是让人感到耻辱的朝代。祖逖也生不逢时吧,即便他的个人能力再强,也撼动不了胡人的基本盘,只能是骚扰战。前面我跟你讲过,真正能改变基本盘的是国力,是天才式的明君,倘若东晋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有没有祖逖这样的英雄都无所谓,直接碾压就是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往往伴随的是无力回天。
我问,乱世是不是也会给人错觉,人人都可以称王?
他说,会有这样的错觉。祖逖、刘琨最初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他俩不姓司马,否则也可能会刮起小旋风。祖逖死后,他弟弟祖约接下了祖逖的担子,他没有继续北渡的初心,想争夺点权力,最终身败名裂,连族都被灭了。
我问,西晋、东晋动乱不止,也会造成人文科技停滞不前吧?
他说,不会。人文科技的进步,更主要的是靠历朝历代的积累,即便是动乱的西晋在人文科技方面也吊打巅峰期的东汉。举个例子,比如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国家的人文科技实力是绝对吊打巅峰期的清朝的,这个能理解不?
我说,能。
他说,竹林七贤就是成名于魏晋时期。整体而言,两晋的名人远没有三国时期多,但是不代表两晋时期故事不精彩、科技不进步,只是缺少能够被广为传颂的文学作品,以至于让人觉得两晋的人名都很陌生。一句话,朝代会更迭,社会会动乱,但人才一定是辈辈出的,一代更比一代强,各领风骚数百年,最聪明、最智慧的一定是当下的一代。
我问,胡人占了我们的家,我们南下是不是也占了南方土著们的家?
他说,过去可以这么说,现在不可以这么说。当时中原南下主要是去往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现在要说的是民族大融合,就是我们把先进生产力带给了百越、三苗族裔等,等于中原文明南扩了。一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再到后来隋文帝一统中国,等于整个汉语版块扩大了。南方的蛮夷是咱主动去教的,北方的胡人是被咱给同化了,他们纷纷学汉语、通婚、改汉姓,行汉制。
我说,看曹操,看刘备,看司马懿,感觉登上巅峰后,家族很快就衰退了。
他说,玩的就是一个心跳的游戏,不存在持久的巅峰。真正持久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圣贤系列,如钱氏大家族,提倡品德为首,靠读书来发光发热,所以整个家族在社会上评价极高。
我说,去无锡的时候,我看过钱氏的老宅,的确挺牛逼的,钱学森,钱伟长,钱穆,钱钟书。
他说,你说的这些都是晚辈了,他们最早的前辈是吴越国的开国国王钱镠,他的后代多走学术路线,你说的那几个钱,都是清朝大学问家钱大昕的后代,钱大昕也是钱镠的后代。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wenxue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