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章 贾母的隐射_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wenxueya.cc

在红楼梦的开篇,作者就已经暗示了贾府是处于末世了。

而作者对书中的很多人物评价是极高的,所以读者就会发问,为何如此多的具有齐家治国才能的人却不能挽救贾府呢?

要说贾府众多人物里,最有能力看问题最透彻的一定包括贾母,他作为贾府地位最高的一个人,难道就看不出来问题的所在吗?

有人认为:贾府的衰败贾母需要负主要责任。其一,贾母掌握着荣国府最高的管理权;其二,贾母是能看出来荣国府正在走向衰落的现状的;其三,尽管看出来,贾母却并未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而是贪图享乐,无所作为,眼睁睁看着这个家族向悬崖驶去。

那么看透一切的贾母为何只能眼睁睁看着贾府一步步走向衰败呢?

前面通过护官符和整个四大家族的解读,我们知道贾府代表的就是整个统治阶级,国家机构在大多数阶段可以简单的看作大明朝廷。

在这个贾府里,贾母是被人们称为老祖宗的,也就是贾母代表的是明朝的祖宗。

那么贾母是如何在这个贾府存在的呢?古人常说的祖宗保佑,祖宗之法,太祖遗训之类的,就可以看作贾母对当时当世的影响。

所以贾母就是代表祖宗,其中一个对明朝影响最大的祖宗就是朱元璋,所以贾母很多时候都是影射朱元璋。

所以贾母看似在贾府地位最高,说的话也是影响力十足,但那些终究是老祖宗以前说的话,定下的规矩,不能直接改变现下的局势。

朝中大臣在需要搬出祖宗之法的时候,贾母的话就是管用的,相反在不需要贾母的话或者规矩时,人们就可以将他高高的供起来,就像一个老佛爷一样,烧香拜佛就可以了。

贾母出自金陵四大家族里的家史家,也就是湘云与她一样,都是农民起义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与李自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同样是因为出身底层,所以他们都能体会民间疾苦,在书中,贾母也是对底层关爱有加。

元妃省亲之后,贾母等人去打醮乞求平安,一个小道士不小心撞在凤姐身上,凤姐抬手就是一巴掌。贾母了解情况后,赶紧叫来安慰,让孩子不用怕,连说可怜见的,并给了些钱让他买吃的,吩咐不许为难他。

如果你认为贾母只是一个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那你就错了。

马道婆对贾母说:“王侯将相人家的子弟,大多活不长,因为从生下来就有很多妖魔鬼怪缠身。”

为了宝玉平安,贾母给马道婆每日五斤香油,用于供奉“大光明菩萨”。他还交代宝玉的小厮,出门一定要带些钱去,一路施舍给僧道穷苦之人。

贾母对那些府里的管事,丫鬟婆子却没有这么客气了。贾琏偷情鲍二家的,说等凤姐死了,把平儿扶正,凤姐发现后大闹一场。

贾琏拿着剑欲杀凤姐,凤姐果断的搬出了贾母,贾母将平儿狠骂了一顿。

贾赦要取鸳鸯,贾母大发雷霆,他还乘机扩大打击范围,将王夫人也牵连了进来,这就是作者在写太祖朱元璋喜欢大搞牵连,著名的洪武四大案都是牵连了很多人。

当时这几个案子连坐了很多武勋功臣,刚好王夫人隐射的就是武将集团。

以上这些都是在暗写明朝的太祖朱元璋,当然贾母这么做都是为了她的孙子贾宝玉能长寿健康。

作为明朝的创始人,他的能力,洞察力自然是顶级的,但是这些都不足以保证贾府永远繁荣昌盛下去,因为他是不能改变几百年以后的事情的。

如果把贾府的衰败怪罪到贾母身上,就如同把明朝的灭亡怪罪到朱元璋身上一样。

贾母作为农民起义军里走出来的开国皇帝,与刘姥姥自然是有些渊源的,我们来看一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与她的对话。

周瑞家的笑道:“二奶奶在老太太的跟前呢。我原是悄悄的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家去呢,怕晚了赶不出城去。’二奶奶说:‘大远的,难为他扛了那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再去。’这可不是投上二奶奶的缘了。

这也罢了,偏生老太太又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便回明白了。

老太太说:‘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这可不是想不到天上缘分了。”说着,催刘姥姥下来前去。

刘姥姥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

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引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try{ggauto();} catch(ex){}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了,又有两个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

【庚辰双行夹批:想这一个“姑娘”非下称上之“姑娘”也,按北俗以姑母曰“姑姑”,南俗曰“娘娘”,此“姑娘”定是“姑姑”“娘娘”之称。每见大家风俗多有小童称少主妾曰“姑姑”“娘娘”者。按此书中若干人说话语气及动用前照饮食诸项,皆东南西北互相兼用,此“姑娘”之称亦南北相兼而用无疑矣。】

平儿问:“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了,等着我去请大夫。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的?”

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议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前儿住儿去了,二爷偏生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作了情。你今儿又来了。”

【庚辰双行夹批:分明几回没写到贾琏,今忽闲中一语便补得贾琏这边天天热闹,令人却如看见听见一般。所谓不写之写也。刘姥姥眼中耳中又一番识面,奇妙之甚!】

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

平儿道:“明儿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的日头晒着屁股再来!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就说奶奶的话,问着他那剩的利钱。明儿若不交了来,奶奶也不要了,就越性送他使罢。”

【庚辰双行夹批:交代过袭人的话,看他如此说,真比凤姐又甚一层。李纨之语不谬也。不知阿凤何等福得此一人。】那小厮欢天喜地答应去了。

平儿等来至贾母房中,彼时大观园中姊妹们都在贾母前承奉。【庚辰双行夹批:妙极!连宝玉一并类入姊妹队中了。】

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并不知都系何人。只见一张榻上歪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凤姐儿站着正说笑。

【庚辰双行夹批:奇奇怪怪文章。在刘姥姥眼中以为阿凤至尊至贵,普天下人独该站着说,阿凤独坐才是。如何今见阿凤独站哉?真妙文字。】

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庚辰双行夹批:更妙!贾母之号何其多耶?在诸人口中则曰“老太太”,在阿凤口中则曰“老祖宗”,在僧尼口中则曰“老菩萨”,在刘姥姥口中则曰“老寿星”者,却似有数人,想去则皆贾母,难得如此各尽其妙,刘姥姥亦善应接。】

贾母亦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庚辰双行夹批:“仍”字妙!盖有上文故也。不知教训者来看此句。】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神妙之极!看官至此必愁贾母以何相称,谁知公然称“老亲家”,何等现成,何等大方,何等有情理。若云作者于心中编出,余断断不信,盖编得出者,断不能有此情理。】

这里脂批强调了贾母称呼刘姥姥“老亲家”是“公然”,“现成”,“大方”,“有情理”,就是在反面故事里符合这些,因为在正面故事里,刘姥姥不是贾母现成,有情理的老亲家,也不能说贾母“公然”。

因为贾母隐射的是大明的祖宗,所以他们自然是元末起义军出身,而刘姥姥也是代表的农民起义军,朱家的老祖宗,贾母的老亲家就是刘姥姥,也是农民起义军。

明太祖朱元璋娶的就是起义军头领郭子兴的义女,后来的马皇后。

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

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家活也没人作了。”

贾母道:“眼睛牙齿都还好?”刘姥姥道:“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

贾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不记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就完了。”

刘姥姥笑道:“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wenxueya.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